尊龙凯时

校園文化
校訓及釋義

尊龙凯时校訓:養正毓德、精存自生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尊龙凯时校訓校訓釋義:

尊龙凯时坐落于祖國東北邊陲的齊齊哈爾市,很多方面與發達地區相比均處不利境地。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曆經59個春秋砥砺,學校逐步發展成爲中國最北部地區的綜合性大學。尤其近十年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人氣日益升騰,特色愈加鮮明。半個多世紀,我校生存、發展與崛起,其大學之道亟待挖掘。隨著大學內涵建設水平的提升,我們也需要把對大學的樸素認識升華爲一種理性的觀念表述,以期能夠自覺、主動地按照大學的運行規律進行教育實踐。于是,凝聚集體智慧,擇取先賢雅言,以爲校訓,即:養正毓德精存自生。

一、校訓提出的基本原則大學校訓是大學文化的靈魂。基于對大學精神的文化自覺,我們提出“養正毓德、精存自生”這八個字,作爲我們安身立命之根本、繼往開來之淵泉。校訓的提出,著重考慮了以下三個原則:選自經典,言簡意赅,親切可感,其內容和形式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繼承和發揚的關系,蘊含勸勉、警醒之意,即經典性與通俗性可兼容。從宇宙人生的宏觀角度來闡發學校的辦學理念,顯揚形而上的道義追求,以免陷入功利主義的泥淖,即教育性與導向性須鮮明。反映大學的共同追求,體現一代代齊大人獨特的生命體驗與教育實踐所孕育的文化精神,避免雷同,即普泛性與獨特性要統一。

二、校訓意蘊的基本內涵

“養正毓德”源于《易經》。《易經?蒙卦?彖辭》曰:“蒙以養正,聖功也。”《易經?蒙卦?象辭》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易經?蒙卦》提出的“養正”教育理念,即希望教育者注重培養學生端正的心性及行爲,作爲最古老的教育思想而影響著中國。清高宗乾隆就曾手書“養正毓德”以爲上書房的匾額,清世宗雍正又題寫了楹聯曰:“立身以至誠爲本,讀書以明理爲先”,教育皇胄加強修身,以承繼大統。作爲大學,它不僅産生思想和學問,更重要的是承擔著爲社會培養具有道德良知的公民這一神聖責任。英國的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在其《大學的理想》中指出:“大學乃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在那裏對任何一邊既不侵犯也不屈服。”《禮記?大學》開篇也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納新,從而趨于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因此,大學的首要職能就是涵養人的德性,使人成其爲“人”;而培德育人,養正至關重要。“正”,代表真善美價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唯其正,才能決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質,才能使事物穩定、和諧。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間光明之途,代表著人類恒久向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諧的至高理想。大學培養學生純正的品質,引導他們堅守正道,這是神聖而偉大的功業。正,是正氣,是天地間的浩然之氣。人心善惡,品格高下,皆爲胸中正邪兩氣相搏的結果。《孟子?公孫醜上》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大學惟涵養正道、正氣,方能培育師生壁立千仞的正義人格,無愧矗立于天地間的人。

“精存自生”語出《管子?內業》。管仲(前725-645年)任齊國宰相,助齊桓公成爲春秋第一位霸主,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管子》一書。《管子?內業》曰:“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爲泉原,浩然和平,以爲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乃能窮天地,被四海。”《管子》認爲,在物爲精,在天爲氣,在人爲德。凡世界上萬事萬物,都不可缺少精氣神;就人事而言,既爲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業昌茂的淵泉。人生活于世間,不僅是血肉之軀的生理存在,也是精神生産的文化存在,這就更需要這樣一種氣:志氣、骨氣、正氣、銳氣;事業發展亦有賴于這樣一種氣:豪氣、人氣、士氣、大氣!有了這種精氣神,生命之樹自可生生不息,事業之花亦會精彩紛呈。假若沒有“十年砥砺磨一劍”的堅強意志,沒有“十載寒窗積雪余”的堅韌求索,沒有“面壁十年圖破壁”的堅定執著,我們這所地處北國邊陲的大學不可能創造出今天的輝煌;正是憑借這種爭氣的精神,我校方得以克服種種困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59載的辦學實踐昭示:有此精氣神,個人自可安身立命,事業也會興旺昌盛。

“養正毓德”是爲了培養人,教育人,發展人。我們基于此種教育理念,通過此教育過程,來實現學生未來“精存自生”于天地之間的目標。

三、校訓踐行的基本途徑踐履校訓,要成爲我們每個人的自覺,須曉之義理,悟之以情,踐之以行,持之以恒。

首先,以了解、探究校训义理为起点,知晓校训。本校训将大学的精髓浓缩为简洁的话语,镌刻在中区校园大门内侧草坪的太行石上,成为校園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校训石。我们每经此处,昭彰醒目,朝濡夕染,润物无声,大学精神自然融入血脉,铭刻心扉。

其次,以我們在大學的生命體驗爲載體,感悟校訓。大學不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精神存在。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自覺地以校訓爲尺度衡量自己的言行,明曲直、辨真假、知善惡,將人的生命感、價值感從沈睡的自我意識和心靈中“喚醒”,獲得精神鼓舞,從而創造完美的人生。

第三,以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精神風骨爲支撐,踐行校訓。德性價值實現的關鍵在于化德性爲德行;校訓價值實現的關鍵在于將理想、信念轉化爲師生自覺的主體修養及其實踐。我校50多年辦學實踐所積澱的文化精神,在一代代齊大人身上傳承著、發展著,使我們的校訓精神轉化爲全體師生服務社會的人生實踐。正是由于這種文化精神的一脈相承,才使得大學有著生存的穩定性與發展的持續性。

第四,以十年磨一劍、百年譜華章的不懈追求爲境界,弘揚校訓。“學不可以已”,人的修養是無止境的。因此,我們要從不同層級的德性要求做起:道德感、責任感和審美感。具體而言,道德感訴求于正義,它體現爲對民族、國家、集體、家庭、他人等的責任感,是基于人類社會公德的使命自覺。從社會道德准則出發,有人願爲人的價值和尊嚴抛頭顱灑熱血;從爲人類社會謀福祉的崇高使命出發,有人甘爲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赴湯蹈火,等等。但德性境界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長期的、反複的、不間斷的實踐。因此,面對色彩缤紛的現實社會,我們須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須懷一顆悲憫心、仁愛心、平常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並在此追求中,通過高雅藝術的審美體驗,“喚醒”人的本質豐富性,使自己成爲主體自覺的人,從而“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使我們的道德、學問,以至我們共同的事業臻于至善,以此彰顯校訓精神的本質力量。校訓作爲我校50余載辦學實踐的文化精神結晶,爲立校之本,育人之魂;是當今齊大辦學特色的源頭活水,亦是日後學校科學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希望廣大師生秉承校訓精神,在爲民族、國家和社會之服務中創造恢宏業績,使我們的校訓精神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大用養正,精誠致中。自力自強,勵學笃行。德立道修,偉業竟成!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