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校園快訊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校園快訊 -> 正文

【優秀教師系列報道】曲徑通幽,行者無疆:李秀蓮

发布日期:2024-03-08  点击量:

編者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師資隊伍建设。学校推出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旨在落实省委部署、贯彻校二次党代会精神,鼓舞干劲,勇于担当,为把尊龙凯时建设成为有特色地方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广大教师要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科骨干和人才培養中坚,在现代化龙江建设中,谱写尊龙凯时新时代美好的新篇章。

李秀蓮,曆史學博士,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尊龙凯时中國史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燕山大學特聘教授。黑龍江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金源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重點培育智庫“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曆史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渤海、女真、滿洲族源譜系關系研究”首席專家。中國民族史學分會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副秘書長、黑龍江省民族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中外交流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黑河學院“俄羅斯遠東智庫”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一、白山黑水育學魂嫩江之濱鑄華章

作爲一名極富鄉土情懷的學者,李秀蓮堅守金源文化研究20余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推動了黑龍江省品牌文化的形成,從學術上論證了金源文化內涵外延以及學科構成。經過多年學術積澱,不斷拓展研究視野,逐漸形成了兼跨宋遼金元,兼及渤海、女真、滿洲的宏觀視域,主持完成了金源文化問題相關的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省部重大委托等7項課題。爲金源文化社會應用提供咨詢服務,爲金上京文化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提供學術支撐。2019年,她主持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渤海、女真、滿洲族源譜系關系研究”,填補了學校在這一層次科研項目上的空白。其後更是成果不斷,相繼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史學月刊》《黑龍江民族叢刊》《北方文物》《北方論叢》等知名學術期刊發表系列文章,引起了學界共鳴,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索引、引用等。獲省社科三等獎1項、佳作獎1項,省高校人文社科獎一等獎1項。2022年被黑龍江省認定爲首批高層次B類人才。

多年來,李秀蓮以“行者”之姿穿梭于東北沃野之間,又以“學者”之慧回饋于社會大衆之中。自2018年以來,組織建立尊龙凯时嫩江流域少數民族曆史文化資料庫,服務北方民族曆史文化信息保存與傳播;一直接受齊齊哈爾讷河鄂溫克人瑟賓節邀請,研究瑟賓節的來曆及其與俄羅斯埃文基人的關系,在阿穆爾大學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向俄羅斯學者介紹鄂溫克人瑟賓節;擔任省重點培育智庫“黑龍江少數民族曆史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以智庫咨詢工作爲中心。2020年9月接受齊齊哈爾碾子山區邀請,與長城專家董耀會先生共議金長城文化遺址公園,提供金史學術支持;接受齊齊哈爾市梅裏斯英烈紀念館邀請,帶領研究生爲紀念館撰寫布展大綱;2022年8月、9月兩次接受省文旅廳邀請,參與論證黑龍江省博物館新館布展大綱。

二、桃李不言下成蹊授人以漁傳道業

三尺講台,繁花綻放,韶華雖逝,行而不辍。轉眼間,李秀蓮已耕耘教壇三十余年,這些年來她風雨不改淩雲志,振衣濯足展襟懷,無愧于“師者”之姿。她承蒙于師者之恩,又樂于、甘于、願于將這份“傳道、受業、解惑”的初衷傳承下去。在她的感召與扶持下,本科生們堅定了繼續深造的決心。她還爲每一位指導的碩士研究生規劃職業生涯,其主要負責的《黑龍江流域文明史》《遼宋金元史專題》《北方民族史地專題》等課程對于碩士生的茁壯成長有著重要的築基之功。此外,她多次在院系內開設講壇,爲本科生啓迪指引,爲研究生答疑釋惑,甚至對年輕教師也是提攜有加。在她的引導與培育之下,讀碩讀博學成歸來的學生反哺于家鄉,一支金源文化研究的青年隊伍冉冉興起,多數已成爲省內高校金源文化研究的學術骨幹。

三、筆耕不辍花甲歲銀齡無忘初心磐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屈原天問之言猶言在耳,李秀蓮年過六旬,卻始終對科研秉持著赤子之心,始終對金源文化保持著拳拳之心。在考察之途中,展現出了青年人般的茂盛精力,在辯駁之論中,展現出了不讓須臾的實事求是,在字裏行間中,展現出了不輸古人的才情與豪學。年齡只是增加了她的閱曆與知識,卻未能撼動她的初心。

近5年間,她一方面收獲金源文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開啓新課題,已取得系列學術新發現:其一,渤海國中京顯德府再發現,此成果有利于新時代民族史學科體系的建構完善;其二,嘎仙洞石室“祝文”及相關曆史的再發現,將澄清漢魏以來北方疆域曆史形成的重要節點,回答嘎仙洞“祝文”未解之謎;其三,論證構建黑龍江省曆史文化繁榮的“三點”格局——渤海上京龍泉府(東京城)、金上京會甯府(哈爾濱阿城區)與契丹阿保機建汗城(泰來);其四,發現《敕勒歌》産生于嫩江流域,所謂“敕勒川,陰山下”是南北遊牧的二個地點,是“季春大會”與“陰山卻霜”的描寫;其五,在追蹤渤海、女真族源時發現,東翁根山又是契丹“青牛白馬”傳說中的木葉山,潢河與土河即是嫩江與洮兒河,這裏是契丹人的祖源地。

嫩江流域學術研究的突破將推進邊疆地域金水、銀山曆史文化意蘊的升華與開發。李秀蓮駐足于嫩江之濱,前方即便棘地荊天,但亦往矣!

(图文/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赵海鹏)

sitemap网站地图